立即登入 / 成為會員

開始我的學習計劃!
以下將簡要分析上述兩種方法的特點,以突出環比物量方法的優勢及轉用環比物量方法的原因。

1. 以不變價格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數列的優缺點
A) 以不變價格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最大優點是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各年結果均可以加總。如表1中,時期1總產出的不變價格(38元),等於菜心(14元)和青瓜(24元)的總和,時期2總產出的不變價格估算(54元),等於菜心(18元)和青瓜(36元)的總和。由於採用與基年相同的價格體系,本地生產總值在不同年份的不變價格估算,均可透過其各組成部分的不變價格估算進行加總計算。此外,該方法的另一優點是計算方便,只要將每年的當年價格,除以固定基年的平減物價指數,便可計算出各年的不變價格價值。


B) 在整個物量數列中,除直接與基年進行的比較外,所有其他年份之間的物量比較,因採用與它們沒有直接關係的基年價格體系進行計算,屬於間接比較,比較結果必然存在偏差。一般而言,誤差多少取決於進行比較的年份與基年的距離,它們呈正比關係,即距離基年越遠,誤差越大。如表1中,時期2總產出的實質變動率(42.11%),等於時期2的物量(54元)除以時期1的物量(38元),而時期2及時期1的物量都是按基年(時期0)的價格計算,與時期1或時期2的價格體系沒有直接關係。


C) 由於採用固定基年的價格體系計算物量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種類的變化以及產品質量的改善,使相同產品的數目大幅減少,基期價格體系會變得不合時宜,不能完全反映核算年的產品種類及價格變化,由此計算的物量變化必然與現實不符。相對澳門而言,近年經濟結構的快速轉變,本地生產總值及各組成部分的權重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如仍採用較遠年份為基年,按基年固定價格計算本地生產總值的物量變化,已不合適。


D) 如C)點所述,不變價格方法在計算年度間的變動率時存在誤差,誤差的幅度隨時間不斷擴大。?解決這問題,每隔五年左右便需要將基年更新。不過,當進行基年變換時,由於採用了另一價格體系作為比較的基準,修正後各年份之間的實質增長率也將與原數列不同,一般會發生以下現象:基年前的數列出現向下修正現象,而基年後的數列出現向上修正現象,這容易造成資料使用者的混淆和不便。


2. 以環比物量方法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數列的優缺點
A) 由於環比物量方法是每年計算相鄰兩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實質變動,結果比不變價格方法更為準確。因為每年均有新增的產品,也會有部分產品在市場消失,而在市場上的產品也會不斷改善其性能(如電腦),這使產品品種及質量會隨時間的推移產生變化,當需進行比較的年份距離基年越遠,差異程度便越大。環比物量方法比較相連兩年的產品品種及質量,以此計算的變動率,差異程度較低,因此環比物量方法直接計算相鄰兩年間的實質變動,比不變價格方法採用基年價格的間接比較方式計算相鄰兩年的實質變動,能更準確反映比較時期的物量變化。可見,環比物量方法彌補了前述不變價格方法第B)項的缺陷。如表2中,時期2總產出的實質變動率(38.20%),是與時期1的產品及價格比較計算出來,因此較不變價格方法計算出的實質變動率(42.11%)準確,兩者的差異亦頗大,加上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累積,若需比較的年份距離基年5年或以上的話,兩種方法計算的實質變動率將相差很大。


B) 採用環比物量方法對不是相鄰年份的產值進行比較,特別是對時間間隔較長的年份進行比較,其結果比直接應用相關年份的資料進行比較更為可取。如A)點所述,當需進行比較的年份距離越遠,產品組合的差異程度便越大。環比物量方法採用產品組合接近的相鄰兩年計算變動率,並以環比方法將它門進行鏈接,這比採用本已存在較大差異的兩年數據直接進行比較,更能反映該段時期的物量變化,它彌補了前述不變價格方法第C)項的缺陷。換句話說,環比物量方法的比較結果,不是簡單取決於兩個時點的價格及數量的多少,而是取決於兩個時點之間所發生的、不論是產品品種、質量、價格等因素的變化狀況。


C) 由於環比物量方法採用逐年鏈接的方式,每年的實質變動率是固定的,轉換參考年並不會改變每年的實質變動率,它彌補了前述不變價格方法的第D)項的缺陷。


D) 以環比物量方法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其不便之處是時間數列中的物量價值,除參考年及隨後一年的數值可進行加總計算外,其他年份均不能加總。如表3中,時期2總產出的環比物量(52.5元),並不等於菜心的環比物量(18.0元)與青瓜的環比物量(36.0元)之和。雖然不能加總可能引起一些不便,但環比物量方法的主要目標是準確計算實質變動,能否加總只是次要問題,國際上亦普遍接受環比物量不可加總這個特性。

從上述內容可見,除了不能加總外,環比物量方法均優於不變價格方法,故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棄用不變價格,轉而採用環比物量方法。